“国开之旅”记者团多途探微,见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年教育硕果
2024年,在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下简称“一村一”)启动实施20周年之际,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组织“国开之旅”记者团,分批前往河南、海南和山西等地进行深入考察调研。此次记者团涵盖《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农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在线学习》等六家媒体。记者们深入基层,与农民大学生面对面交流,挖掘基层办学典型案例,见证“一村一”为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深刻变革与蓬勃活力。
2004年,教育部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由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及其办学体系组织实施。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发挥体系优势,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手段,培养了一大批乡村本土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人才队伍支撑。截至2024年12月,项目已广泛覆盖全国 2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招生115.7万人,为乡村培养大学毕业生81.5万人。
河南开放大学:
豫州耕耘,科教惠农丰廪库
10月21日至24日,“国开之旅”记者团抵达“中原粮仓”——河南省。在郁郁葱葱的大葱地里,“一村一”2021级行政管理(乡村管理方向)专业学生朱德林,讲述着竹园沟村的创业致富传奇。一个曾经以传统种植业为生、产量低下、产品附加值低的小村庄,在村党支部书记朱德林的带领下,开启了“大葱+烟叶”特色种植新篇章,并借助网络直播拓宽了销售渠道。如今,该村每亩产值超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近2万元,村集体年收入突破30万元,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幸福新生活。2020年冬,武汉疫情封城之际,朱德林带领村民从冻土里徒手薅出十万斤大葱驰援武汉,“大葱哥”爱心捐葱登上热搜,村里的“好汉葱”也出了名。
在另一片铺满红薯叶的土地上,张作帅正忙碌着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做准备。2019年,他成为“一村一”工商企业管理(乡镇企业管理方向)专业的学生,在开放大学老师的指导下,张作帅经营的“洛阳金薯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逐渐发展成一个集红薯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年产值逾10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16个乡镇群众种植红薯超2万亩,助力1500余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河南开放大学党委书记赵继红介绍,依托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和信息化优势,学校坚持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功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模式。河南开放大学打造了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团、两个“三农”优质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和专家人才库)、河南乡村振兴网络学院智慧教育平台、乡村振兴大讲堂,以及多个实践基地。学校还积极探索“信息化乡村振兴新模式”,已累计培养五万余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乡村振兴本土人才,为乡村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海南开放大学:
椰岛筑梦,新农翘楚绘蓝图
11月11日至17日,记者团来到海南,探访海南开放大学“一村一”优秀成果。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的茶园里,记者们见到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符小芳,她亦是2019年入学的“一村一”白沙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符小芳感慨道,“一村一”不仅让她学到了专业的知识,还为她搭建起交流的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与事业互助。凭借有机茶产业发展,她成功开辟产业扶贫之路,带动121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掀起海南6000亩茶园的白茶种植热潮。
黄丽萍是2010级“一村一”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现任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镇副镇长兼五星村党总支书记。任职以来,她积极推动五星村脱贫摘帽。黄丽萍认为,一个村庄想要脱贫,就得发展产业。在她的带领下,五星村创新推出“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党建扶贫模式,以芒果、五黑鸡等特色产业为依托,踏上了乡村振兴之路。
海南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詹兴文介绍,20年来,已有1.9万余名农村党员干部及优秀农民于海南开放大学就读“一村一”,其中54%的毕业生成为海南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民致富的双带头人,更是涌现出党的十九大代表、二十大代表,以及全国人大代表等诸多杰出人才。
山西开放大学:
晋地弘学,贤才践志兴乡梓
11月25日至28日,记者团来到山西。在山西省高平市,记者团了解到,现任高平市东城街街道沟北村党支部书记、寻梦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申永胜,2018年成为晋城开放大学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他运用国家“三变政策”,盘活沟北村的土地,利用本村闲置的房屋窑洞和村民宅基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事业,不仅解决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还带动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申永胜将这一先进经验无私分享给开放大学的同学们,沟北村也成为晋城开放大学第一批乡村振兴教学实践基地。在学校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申永胜把特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总结凝练成为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寻梦沟北’乡村旅游文旅小镇项目”案例被评为2021年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优秀创新创业案例三等奖,他本人也先后被山西开放大学、晋城开放大学评为“优秀毕业生”。
在山西省河津市,记者团了解到,现任运城市人大代表、河津市樊村镇西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薛民,2021年春从云顶yd7610检测中心行政管理专业毕业,一年后又继续攻读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科班。他坦言:“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的学习,让我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薛民在担任村委会主任后,积极推进住宅楼、便民餐厅、便民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建设,开展道路硬化、重修小学教学楼、新建排水沟等民生工程,大幅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自2022年起,他带领村庄参与“耕耘者振兴计划”,借助“村级事务管理平台”等数字化工具赋能乡村治理。凭借数字创新,西磑村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并荣获平安山西建设示范村、运城市文明村、运城市“五面红旗”创建示范村、运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记者感怀:
“一村一”惠民生促公平
这次国开之旅充实而丰富,记者团对云顶yd7610检测中心聚焦基层农村、助力教育公平的卓越贡献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其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办学理念也深深烙印在了记者们的心间。
《人民日报》记者吴月表示:在山西省高平市和河津市,我们采访了两名“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员,既看到了学员的学习场景,还跟着他们在村中走街串巷。书桌与田野,学习与实践,交织成生动的场景。听学员讲述自己如何从学习中受益,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效。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邹德智表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充分利用国开“时时处处人人”的办学体系,为他们在学习、实践等各方面提供了保障,真正地为农村地区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
《农民日报》记者郑尚若表示:这次采访让我感受颇深,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利用自身办学优势给基层干部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村一名大学生”不仅圆了他们的求学梦,还让他们拿到了以前不敢想的大学文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自身能力,让他们的人生多了更多的可能!希望“一村一名大学生”越做越好,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