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两会代表委员】唐江澎:传递好人才培养接力棒
编者按: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5日在北京开幕,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本网继续推出“我们的两会代表委员”专栏,宣传报道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体系校领导、师生、校友中的两会代表委员,彰显国开人的时代风貌与使命担当,树立学校良好社会形象,激励广大师生努力进取,凝聚起开放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
人物简介:
唐江澎,陕西开放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江苏省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所所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经社理事会理事,无锡市惠山区政协副主席。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专家组核心成员。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教育部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名校长班”导师,南师大教育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先后被评为“中国长三角最具影响力校长”、“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2021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
人物风采:
在3月7日举行的“2021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颁奖仪式上,共有20位委员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手中接过了奖状,唐江澎就是其中一位。
从2018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一直为教育鼓与呼。他曾连续4年为“县中振兴”发声,其中一些建议后来写入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今年,唐江澎尤为关注“高中—高校”贯通人才培养,并以工程教育为切入口,对工程引领人才贯通培养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并积极实践。
高中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不是高校所需要的?如何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找到自己热爱的专业并为之积极准备?这是唐江澎一直思考的问题。
目前高中和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脱节的问题。通过走访几所理工类高校,唐江澎了解到,新生对工程专业缺少基本的兴趣和素养。他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带领新生参观工程实验室,看到机床、车床等设备后,有学生当即表示自己不是来当工人的,令人哭笑不得。
问题出在哪里?分析了我国高中课程体系后,唐江澎发现,88个必修课学分里,人文方向课程占39%,科学类课程占25%,体育、综合实践等占29%,真正的技术课程仅占7%。
“近年来,高校新工科建设成为热门话题,但基础教育领域的工程教育还未受到重视,缺少顶层整体设计和课程体系安排。”唐江澎认为,目前的课程体系导致普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弱,在发展倾向上更偏好选择机关文案、金融经济等工作,工程类专业不受学生青睐。
为此,唐江澎建议,探索建立高中工程教育课程的基本体系,研制出科学的课程标准,开发配套教材,形成可示范可推广的课程资源包;推动工程教育课程实验,研制工程教育学习环境建设标准。
未来如何更好地传递人才培养接力棒?唐江澎建议,高校应该更积极地参与到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来,共同构建“高中—高校”贯通培养课程体系,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体系。同时,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在线学习和线下辅导相结合,让城市高中与县域高中、农村高中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中国教育报》2022年03月11日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