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九十三岁邓仰清入读福建开放大学
邓仰清,男,福建开放大学沙县工作站2021秋开放教育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专科学员。1928年12月生,现年93岁,1948年沙县琅口师范毕业,1952年2月起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曾先后被评为福建教育先进工作者,沙县优秀共产党员,三明市老年教育先进工作者,以及沙县老有所为、宣传老区革命史、关心下一代、三明市尊老敬老、关心下一代和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等先进个人。在2012年沙县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爱岗敬业模范”称号。2018年8月,在第十五届终身教育学习峰会上获得“终身学习之星”称号。
终身学习的楷模
邓爷爷说,“终身学习不仅是要让孩子们学有所长,老年人更是要多学习。”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别看邓爷爷年纪大,智能手机、电脑这些数码产品都能玩得转,微信、QQ、学习强国这些软件样样精通。
2021年夏天,邓爷爷来到福建开放大学沙县工作站报读开放教育农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九十三岁高龄的老人参加学历教育,马上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当时在场的“90后”、“00后”学员纷纷围着银发老人,亲切地叫他邓爷爷。
9月23日上午,邓爷爷来到学校办理注册手续,负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班玉凌老师接待了他。班老师讲解了开大的学习模式以及学习平台的操作方法,一个多小时的学习后,邓爷爷基本掌握了学习方法,可以自如地登录国开学习网进行在线学习。在场的年轻学员都在惊叹,邓爷爷比年轻人都强!
有同学好奇地问邓爷爷,九十三岁高龄为什么还要参加开大学历教育呢?邓爷爷告诉大家,知识是发展的,是常新的。人的一生应该要确立终身教育思想,积极参加各类学习,老年人更应该老有所学,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他之所以选择开放大学,是因为他认为开放大学的终身教育理念和形式多样的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帮自己系统学习。
邓爷爷一辈子扎根农村,如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人才。他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我也要为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做贡献。”他选择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希望能以此来带动乡村教育,启发民智,实现他的“乡村建设”理想。
奉献社会的榜样
1990年春,邓爷爷曾写了一首七绝《初度退休生活感赋》,登于《福建老年报》。“人生务必始终坚,休退生涯未敢偏。崛起中华仍有责,寸心犹把九州牵!”诗言志,这首诗成了他退休生涯的座右铭。
一提起邓爷爷,人人不无被他孜孜以求、诲人不倦,一心一意为他人谋求“学有所长、老有所依”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邓爷爷以一颗火热的心,关注着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他发现,村里的留守老人生活单调,聚在一起不是聊天就是打牌。在他的积极努力下,从1995年起,琅口和麦元村先后创办了老人活动中心和老人学校,不仅让老人们生活有着落,而且使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丰富多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依”。
2005年,邓爷爷利用村老年人活动室自筹经费义务创办“麦元学堂”(后改为乐龄学堂),每月授一次课。学员从麦元发展到周边的12个自然村,人数也从最初的20多人增加到了100多人。邓爷爷既是老人学校的创办者,也是管理者,更是学校的专职教师。为了授好课,他坚持读书学习、写作诗文、到县老年大学学习,每次上课至少要备课三五天,精心准备、生动讲谈,吸引了不少老年人参与。邓爷爷说,只有讲课讲得好,老百姓才能学有所得。这些年,他向学员们解读过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开办过关于家风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以及传统文学的讲堂,讲品德的故事,说雷锋的精神等。办学十多年,年均授课十多次,学员达2万多人次。
邓爷爷的美德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其优秀事迹曾被刊载《三明日报》、《福建日报》、《福建老年报》和《福建老年》等省市报刊。他的事迹在县、市电视台多次播放,还上了福建电视台两次专题播报。邓爷爷以他壮志不已的豪迈壮举,诠释了一个退休教师的人生理想与不懈追求。
让我们为福建开放大学九十三岁新生邓爷爷点个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