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感怀】徐金海:理念决定未来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经管教学部的徐金海。今天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祝各位领导和同事教师节快乐。很荣幸在教师节,作为科研表彰代表发言,感谢大家的信任与鼓励。我来国开已经5年多,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感谢国开带给我的幸福快乐。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5年来,我教学科研取得的一点小成绩,虽然与我的付出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国开给了我展示才华的舞台,学校新一届党委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出了新理念,改善了教学和科研环境。特别是2019年12月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教学科研工作会,提出无科研,不大学,以科研促进教学,吹响了国开改革发展的号角。
理念决定未来。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这几年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都实现了突破性进展,获得了一些重要奖项。人还是一样的人,单位也还是一样的单位,理念对了,一切就会不一样。“无科研,不大学”的理念,不是要降低教学的重要性,而是更重视高质量的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没有科研支撑的教学一定是低水平的教学。科研,并不仅仅只是拿课题和发论文,更是一种争做一流的气魄、格局宏大的气概和永久奋进的气质。
也许,现在对于开放大学要不要把科研放到这么核心的地位,还是有一些意见,有不同声音很正常。通过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小事,让我坚信,新时代国开人必须要树立“无科研,不大学”的理念。时代变了,我们不能用过去的行为,来绑住现在的手脚。
记得2019年,我请了一名知名学者当主编,主编总说忙,工作推进比较困难,2020年我拿了国家社科,发现主编更加支持我工作了,各项工作也有序推进。这件小事让我意识到,踏踏实实做科研,赢得圈内人的尊重,能让工作更加顺利,有利于教师个人的成长发展。如果每个教师,学问都能赢得圈内人的尊重,国开办成一所受人尊重的大学,自然水到渠成。每一个人变得更好,国开才会更好。
也许,现在国开的科研环境还不是十全十美,平常和不少老师交流,我们时常讨论如何在现有国开环境下坚持做科研。环境是慢慢改变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与其在那里抱怨,不如奋发图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结合我这几年的探索与感悟,我谈谈我的看法,请各位斧正。
我曾向一位知名学者请教,做科研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他告诉说是专注,结合个人比较优势,找对研究方向,坚持5-10年就会有所成就。道理很简单,为什么很多人难以坚持?问题在于很多人面对新的环境,没有找对研究方向。于学者而言,研究方向就是理念,理念错了或者有偏差,路就会越走越难。
国开与普通高校不同,从高校毕业来国开,会面临研究方向转型的困惑,在高校能做的选题,在国开不一定能做。对待转型困惑的态度,将会决定你的未来。如果我们不是根据环境调整理念,寻找到新研究方向,用不了几年,就跟不上学术前沿被淘汰。
以我为例,在校期间研究方向为旅游与现代服务业,来国开后我很快发现,这个方向与现有工作不太匹配,科研与工作两张皮,没有在场体验感,于是我将研究方向调整为数字经济与产业创新,这样不仅能延续过去的积累,也能实现科研与工作相统一。研究方向找对了,就会实现意外的收获。我申报了国家社科3年,屡败屡战,前两次都延续了过去的研究方向,没有中标,最后一次根据新调整后的方向,从数字经济视角研究文旅产业的融合问题,有幸中标。虽然还很不足,但毕竟没有故步自封,而是跳出舒适区,找到了新研究方向。我相信,未来我也能继续坚持。
理念决定未来。让我们树立“无科研,不大学”的理念,以科研促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早日把国开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开放大学。最后借用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钱伟长的话,与同事们共勉,钱先生说:“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
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批评指正。再次衷心感谢,祝大家教师节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