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办学40年书记校长访谈】四川电大:电大最重要的是找准前进的方向-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深度观察

【办学40年书记校长访谈】四川电大:电大最重要的是找准前进的方向

为将学校建设成四川省现代教育体系中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平台,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正在大力实施“五马奔开、一马当先”战略(“五马”指学历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特色培训、系统建设、信息化建设,“一马”指学历教育),积极开展二次创业,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实现由大变强新跨越,努力跨入全国开放大学第一方阵,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尹析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回顾了学校40年的发展历程,并重点谈论了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学校将采取的举措。他提到的“五马奔开、一马当先”、系统拓展提升、“申办”毕业典礼、开放教育质量观等,均令人耳目一新。他说:“电大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找准方向,不能左右摇摆。坚定信心,沿着‘面向人人,建设终身学习平台’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能完成我们担负的使命。”

电大为四川改革开放夯实人才基础

记者:今年是四川电大建校40周年。请您谈一谈,40年来,四川电大取得了哪些办学成就?

尹析明:四川电大首届招生启动于197812月,当时报考人数超过12万,最终录取了2.9万。中国改革开放100名“改革先锋”之一的刘永好当时就报读了四川电大电子专业,在读期间,他开启了新希望集团的创业之旅。

40年来,有150万人入读四川电大,107万人从中毕业。1984 1985年电大举办党政管理干部基础专修科,为四川省各级党政机关培养了一大批基层干部,如今他们大多数已成为四川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另外,还有1.2万余人就读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已经毕业的7900余名乡村干部和农民大学生,逐渐成长为服务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优秀乡村干部、“田秀才”“土专家”、脱贫致富带头人。40年来,四川电大培养的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经管、人文社科、理工、农医等科类的专门人才中,90%以上留在了基层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成为我省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正是这些电大毕业生,为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

记者:40年来,四川电大有哪些光荣传统应该继续发扬光大?

尹析明:在艰苦的办学过程中,电大教职工跋山涉水,不畏艰难,练就了“铁嘴铜腰飞毛腿”,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三特”精神;我们以“亲民”为旗帜,努力把电大办成老百姓身边的大学;我们坚持开展“兜底”教育,为各类求学者提供上大学的机会,让教育惠及所有人,促进教育公平。所有这些,都是今后需要继承并发扬光大的电大传统和精神。

学历教育是电大办学的重中之重

记者:在新时代,四川电大的定位是什么?学校有什么样的发展目标?

尹析明:总目标是要把四川电大建设成四川省现代教育体系中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平台。为此,我们正在大力实施“五马奔开、一马当先”战略(“五马”指学历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特色培训、系统建设、信息化建设,“一马”指学历教育),积极开展二次创业,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实现由大变强新跨越,努力跨入全国开放大学第一方阵,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记者:您提到学校的“五马奔开、一马当先”战略,那么,您如何看待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关系?

尹析明:我认为,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是因为可以开展高水平的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是大学的根本标志,是大学的基础。“一马当先”就是要以学历教育为主体,用学历教育来带动其他形式教育的开展。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学历教育,如何保证师资队伍水平?如何积聚丰富的资源?不坚持发展高质量的学历教育,最后就会沦为一个培训机构。试想,如果清华没有高水平的学历教育,能让高端培训声名远扬吗?所以,在转型中,学历教育绝不能放松,且必须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大力提升学历教育的师资、课程、教学设备、教学资源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四川电大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遍布四川的各个角落,发挥我们的优势,把老百姓需要的各类学习资源和支持服务送到他们身边。

力争巴山蜀水不留一个空白点

记者:系统是生命线,那么,四川电大将通过哪些举措来维护这个系统?

尹析明:电大既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那么在办学过程中,大家就要相互兼顾,尤其是在事关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分配上。在办学过程中,教学重心要上移,教学支持服务要下沉,要面向全省基于信息平台进行教学统筹和教学资源的调配使用。我们要整合省校和各分校的师资和教学资源,一起建设共同的网络教学团队,共同研发课程,共同制订专业规则等等。也就是说,所有的工作都要从全省系统出发统一去做,并充分征求基层电大的意见。

一年多来,我们很大一部分精力是用来抓系统建设。为强化系统建设,我们实施了“系统拓展提升行动计划”。拓展,是要把县级办学点完善起来;提升,是指能力提升和教学质量提升。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消灭空白点,激活“僵尸”点。四川电大系统的完备性在全国位居前列。我们现有160多所县级电大分校、学习中心或者工作站,如果按行政区划分,原本应该有180多所,也就是说,还有20多个地方是空白点,这是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的。我们的行动计划,就是要在这些地方重建电大办学点,力争巴山蜀水不留一个空白点。另外,有20多个县(市、区)虽然挂了电大的牌子,但几乎没有办学,有的连续好几年没招生,可以说是“僵尸”点。对于这些县级电大分校或工作站,我们的措施是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加大队伍培训和指导支持力度,激发他们办好电大的热情。通过改善条件、提升能力,让这些办学点恢复活力,重新加入到电大这个大家庭,为当地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人才。

第二,改变招生组织方式。以前的招生是发广告,或者发动亲戚、朋友、同学帮忙推荐,现在我们要更多地主动对接当地党委政府,配合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等国家战略,切实挖掘各个地方的需求,依据地方需求,主动对接,发展“集团客户”,打造生源基地。这才是稳定招生规模的长久之计。

第三,能力提升,质量提升。近几年,成人教育出现了一些乱象,但相对而言,开放教育还是很规范的。通过培训、讨论,四川电大系统已经形成共识:开放教育形势比较好时,正是抓质量的最好时机,我们要借此机会,把一些基本的教学规范制定下来,在全省电大系统形成抓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努力提高开放教育的社会声誉。

我校强化了对系统内干部职工的培训。一是所有办学点的教学管理及技术人员都要到省校集中培训,尤其是一些合作办学点,我们要求必须到省校工作一段时间。二是定期组织地市州及县级电大校领导到云顶yd7610检测中心进行专题领导能力提升培训,实地观察国开如何运作,以增强自我认同。我认为,要凝聚系统,一定要开展活动,要有工作的标准、要求、检查、督促,这样才能在系统上下逐步形成命运共同体意识。

记者:四川电大现在每年都要举行开学典礼,请您谈谈具体情况。

尹析明:这是我校为强化教学环节完整性所做的工作。一个是开学典礼,另一个是毕业典礼。以前都是各地电大自发进行,没有章法,现在省校对开学典礼的基本流程、内容做了规范。在开学典礼上,一定要有省校校长或党委书记五分钟左右的致辞视频,让学生们知道电大是什么样的学校,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学习。今年我讲的题目是《我们都是追梦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的仪式感和对电大文化的认同感。

除了开学典礼,每年省校都要统一组织一次毕业典礼。毕业典礼轮流在各市州举办,由各市州电大承办。不过,这也是有条件的。第一,当地电大要递交“申办”申请。第二,毕业典礼要在当地人大政协开会的会堂举办,以提升电大的地位,扩大影响。第三,要邀请当地党政主要负责人出席并作主旨演讲,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电大改革发展提出要求。第四,地方电大要争取与当地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确立电大在党委政府中的地位,发挥电大的作用。通过举办毕业典礼,进一步宣传电大,扩大影响,从而实现密切合作、服务地方的目标。

建立开放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记者:我们知道,电大的一大特点是有大量来自普通高校的教师,对于电大教师队伍建设,您怎么看?

尹析明:我的观点很明确,电大一定要有自己的可依靠的力量,其他的外校教师只能是锦上添花。如果没有一支可以把控的队伍,开放教育的思想、理念就无法一以贯之,电大办学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第一支队伍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要依靠他们研究开放教育的前沿问题,取得学术成果,从而确立学校的学术地位,未来还要依靠他们开展研究生教育,并带动培养电大教师队伍。第二支队伍是面向学历教育的各专业教师。要以省校建设为主,主要是进行专业开发和资源建设,满足和适应社会进步对教学的需要。第三支队伍是兼职教师。要海纳百川,把社会上各行各业有特殊能力和才能的人吸引到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来。第四支队伍是最基层的管课、管班的队伍,要指导市县电大,把这支队伍建好、管好,以便为学生提供及时、周到的学习支持服务。

记者:在今后的办学中,电大应该怎样和普通高校区别开来?

尹析明:应用型大学或职业院校是面向行业企业的教育,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的需要,产业有什么需求就开设什么专业。而开放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那些失去了上大学机会或在职场上需要提高的基层民众,目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要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所以40年来,不管有意还是无意,电大一直沿着这个脉络,开办的多是通用型、实用型的专业课程。让电大开办人工智能、数控机床专业,显然不太现实。

不能简单地将电大的质量和普通高校相比。普通高校培养的是高精尖人才,我们培养的是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这是国家发展继续教育赋予我们的主要任务。培养对象、需求、社会功能的不同,决定了开放教育一定要按照成人学习特点建立自己的基本规范和标准。比如教学和考试就不能简单的分离,而是应该教考统一,全部开卷考试。

记者:在建设四川开放大学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尹析明:中国要在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在教育现代化体系中,成人教育是最薄弱的环节。经过40年的发展,电大完全可以成为支撑成人教育板块的骨干力量。有关部门在质疑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规范的同时,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具体的办法。

我认为,不论形势如何,电大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方向。就四川电大而言,不论是否挂牌开放大学,都要在转型发展上下功夫,始终围绕建设面向人人的终身学习平台去工作。

我们用40年的时间做了一项伟大的事业,让千千万万梦想破灭的人重新燃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成就了他们的美好人生。未来,我们也将沿着以“开放共享、面向人人、贡学于民、育达终身”的理念,以服务党委政府的要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服务老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为办学目标,夯实办学基础,提高办学质量,推动四川电大的转型升级,努力打造终身学习平台,让学习成为时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电大的贡献。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