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谈党史】从伟大建党精神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百年党史赓续精神命脉,百年党史昭示光明未来。“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伟大建党精神,是时刻铭记的崇高风范。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建党之初,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这一群体所铸就。伟大建党精神,集中展现中国共产党先驱们的远见卓识、责任担当、实践品格和价值追求。领悟这种崇高风范,有助于我们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有助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先驱们的远见卓识和宽广视野。理论是革命的先导。对于党的先驱们来说,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行”并非易事,需要经历一个反复比较选择的过程。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等党的先驱们都是在经过与各种主义的论战后,才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从此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终生不渝。“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方志敏、夏明翰等视死如归的精神,至今让人感动。从牺牲奋斗到忠诚为民,表明实践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对党忠诚就是不负人民,不负人民就是对党忠诚。例如,党的先驱蔡和森不论受到排挤还是打击,他都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决服从党的安排,展现忠诚为民的价值追求。
伟大建党精神,是永远牢记的价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一论断充分表明建党精神重大价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谱系中居于源头地位。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伟大成就,铸就了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短短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奇迹,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
伟大建党精神,是必须汲取的前行力量。精神就是宝贵财富,精神就是前行力量。今天,中国共产党又踏上了新的赶考之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伟大建党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引领作用,强调“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一要坚持科学理论,焕发真理伟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让马克思主义焕发出更强大的真理力量。
二要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要发扬斗争精神,应对风险挑战。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要面对各种风险挑战,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顽强拼搏、不懈奋斗。
四要保持忠诚本色,凝聚发展力量。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踏上新征程,身为共产党员要做到“心中有党、对党忠诚”,把牢政治方向,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