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扎根青岛 办市民身边的大学 广播电视大学栉风沐雨40载
1979年到2019年,青岛广播电视大学从德县路1号市教育局楼下的一间仅有16平米的小屋子,到寸土寸金的大连路16号,再到如今宽阔的金水路新校区。
从创办阶段学历补偿教育,到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办学改革探索阶段,再到开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开放办学。
今年10月,这所青岛市唯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开展开放教育,致力于满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要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型高校迎来了40岁生日。
40年风雨兼程守初心,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始终适应青岛的发展战略,逐渐走出了一条以开放教育、创业教育、社区教育为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型大学之路。
40年立德树人担使命。青岛广播电视大学扎根基层、服务社会,成为了青岛市办好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力量。
40年栉风沐雨 回忆“初心”
1979年早春,从邓小平在《关于筹办电视大学的请示报告》上签下“同意”二字那一刻起,一个新型的教育模式便诞生了。“举办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新事物,对于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加速培养大量又红又专的人才将会起重大作用”,这就是广播电视大学创办的初心。
此后,44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在全国各地开设,其中就包括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广播电视大学通过自学、面授、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提供学习服务,学习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快好省地培养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大批专门人才。
2008年起,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停止招收全日制学生,将主要招生对象调整为企、事业单位职工和社区居民。2012年7月,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正式揭牌成立,青岛广播电视大学成为首批成立的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分部。目前,学校开设开放教育本、专科专业66个,大力发展创业教育、社区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除金水路、大连路两大校区,下设黄岛、即墨、莱西、直属分校和崂山、城阳、胶州、平度等教学点,形成了覆盖青岛城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着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种受群众喜爱的办学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大学”梦。
在广播电视大学发展进程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电大教育工作,“办好广播电视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要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不仅为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和转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并且直接推动着广播电视大学不断阔步前行。
开放教育办学 践行“使命”
广播电视大学自成立以来,便把国家、民族赋予自己的使命与自身发展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农村,积极发挥远程开放教育优势,全力拓展办学渠道,优化办学条件和教学支持服务,以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完善的服务机制树立了电大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以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办学优势,吸引了大批求学者来校参加开放教育。
40年来,青岛广播电视大学砥砺前行,为我市各行各业培育了高素质适用人才多达30万人。2019年,学校开放教育招生近15000人,创历史新高。这必将为助力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又一批实用性建设人才,也为正在转型发展的学校增添再次腾飞的推力。
“开放教育”意味着,哪里有需要,教育就往哪里送。
学校不断提高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企业联合办学,根据企业人才需要,科学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为学员集中授课、辅导,贴心服务,共同打造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建立部队教学点,满足部队特色化学习需求,竭力为部队学员提供就近、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促进军民融合,教学支持服务工作获得了部队领导和学员的充分肯定。2006年起,在市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实施了“青岛市农村实用人才高等学历教育计划”,将开放教育服务延伸至乡村,积极培育乡土人才,激活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至2016年十年间培养全市农村“管理带头人”“科技带头人”“致富带头人”共计5619名,其中9名考录为国家公务员。会同市总工会举办“劳模班”等学历教育培训班,充分利用系统数字化学习资源,将教育送到了市民的身边,促进了教育公平,推动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2014年7月,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海洋学院依托青岛广播电视大学成立,彰显出青岛海洋教育特色。学校以青岛市丰富的海洋领域教育资源为基础,利用系统办学优势,不断整合和利用海洋教育领域优质教育资源,建设辐射整个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系统的海洋教育平台,为更好地服务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战略培养更多涉海相关专业人才。
今年学校设立一对一24小时无缝隙学习支持服务热线,成立全国成人高校首批开放教育网上学生党支部,线上线下相结合探索学生思政工作,坚持“以生为本”,切实提高学生对开放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从1979年到如今40年的历程,用事实说明了这种独特的教育形式,是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企业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丰富了高等教育内涵,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教育公平,是受人们欢迎的一种办学形式。
办市民身边的大学 服务民生
经过40年的发展和探索,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具备了构建全民学习平台、全民学习服务体系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远程开放教育、远程干部教育、老年开放教育、创业教育、社区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等已经承载着我市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任,真正做到服务民生,办市民身边的大学。
2015年,青岛市编委办正式批复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加挂青岛创业大学。2016年底,学校以第一名成绩通过省级示范创业大学评估。学校积极迎接新挑战,把创业教育作为转型发展的优先方向,不断探索具有青岛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行“大众普惠+创业精英”的办学理念,搭建“选-育-助-推”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自主研发“1+X”先进课程体系,面向中小学生、大学生、大众创业者、精英创业者四类目标群体,通过培训、论坛、比赛和活动等方式,借助线上创业培训平台——头客网、线下创业仿真实验室积极开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服务,逐步担起了全市创业教育的重任,总计线上培训68115人,线下培训1380人。
近年来,青岛广播电视大学依托大连路校区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2018年获得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批复成立“老年健康艺术教育体验国家示范基地”。
目前,青岛老年开放大学开设七大院系,近150门课程,在校学生4600余人,充分满足了全市老年朋友们的文化学习需求。建设“青岛全民学习网”,让更多不同年龄层次学习者随时随地在线学习优质课程资源,截止到2019年10月,网站共承载113门学习课程,点击量突破1474万人次,现已成为我市社区教育政策宣传、理论引领、信息共享的主流平台。今年9月,青岛市教育局批复依托学校设立青岛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统筹引领全市城乡社区教育理论研究、标准制定、业务指导、资源开发、人员培训等工作的开展。学校将聚力打造青岛市“社区教育旗舰店”,为满足青岛市居民的学习需求提供多样化保障。
学校承办的“青岛干部网络学院”,目前拥有特色课件3760个,平均日在线学习人数达4000人次,日累计访问学习超过1396多万次,有力助推了青岛市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收到广泛好评;连续多年开展的教师培训、农民创业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层妇女干部培训、军转干部创业培训、“双基”公务员培训等各类培训达到一年4万人次,为我市创建学习型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时光荏苒。
40年,栉风沐雨。青岛广播电视大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用现代化的手段为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实用性建设人才。
40年,砥砺前行。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顺应时代发展,改革创新,大胆转型,扛起了青岛市开放教育、创业教育、社区教育的重任,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力量。
40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所“市民身边的大学”将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知识文化的追求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整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社会各群体提供更多、更便捷、更优质的学习服务,努力创建一流开放大学,建设好青岛终身教育的大本营。(2019-10-23青岛日报 作者:娄 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