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教师获退役军人双创大赛精准扶贫赛项全国总冠军
11月12日,由退役军人事务部主办的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在广州落下帷幕,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武汉分部创业学院教师佘有缘、余志雄《基于光伏+模式的大别山立体扶贫实践》项目获得精准扶贫赛项全国总冠军。
“我是创业老兵,大学毕业没多久就开始创业,也是许多创业大赛的‘千年老二’,参加的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赛等很多比赛成绩都是全省第二,4年前便很少比赛了,这次参赛算是突破了自我。”佘有缘说,他高中时曾入伍服役,对军队有很深的感情,因为感动于本次大赛的主题“立创业创新潮头展退役军人风采”,他积极报名参赛。
说到精准扶贫,很多人都会想到经营合作社、生产特色农产品、做电商等项目,但佘有缘、余志雄的《基于光伏+模式的大别山立体扶贫实践》项目不一样,它将光伏电站建在贫困地区的未利用地、一般耕地(非基本农田)上,同时在光伏板下面经营种植养殖,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农民凭一份地甚至能赚到四份钱。
这四份收入分别是:将土地租赁给光伏电站的收入、为光伏电站提供运维服务的收入、在光伏板下养殖种植的收入、国家提供的光伏补助收入等。
佘有缘说,据实际数据统计,湖北浠水县引进光伏电站后,187户居民增收842万元,电站周边的1260户居民也都受益,居民投入越多,收益越高。
佘有缘和余志雄将该项目总结为“渔光互补”“养光互补”“农光互补”的立体扶贫模式。该项目为当地带来投资,增加就业,促进土地综合利用,帮助农民长期增收。他们还拿出部分项目收益帮当地留守儿童建起了书屋。
这种新的立体扶贫模式已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佘有缘说,黄冈罗田县就有意在133万平方米土地上建设总装机容量100兆瓦的光伏电站。
12日上午,佘有缘在广州登台领奖,他的学生在校观看直播,为老师欢呼。
佘有缘去年来到武汉分部创业学院任教,指导学生团队创业。今年,学院新招“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学生,他作为导师一员,负责指导“顶星辰组”的6名大一新生。
“佘老师获奖,我们组的同学都觉得很光荣。老师创业和参赛的经验,对我们想创业的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教材。”“顶星辰组”组长郑春燕笑着说。
佘有缘说,学生的关注促使他在参赛过程中精益求精,同事们帮忙抠细节,修改路演时用到的PPT、演讲稿,让他对获胜更有把握。在比赛时,他除了做好参赛者,还当起了观察者,从一名创业导师的角度,去分析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赢,我想还是天时地利人和,像我们组的其他项目基本都关注传统农业,收益会因为天气等因素出现波动。我们做的新能源产业扶贫,收益总体比较稳定,带动面广。这种差异化竞争的经验完全可以运用到指导学生创业中去。”
武汉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创业老师来说,“成功创业”是其核心技能之一,创新学院大力鼓励老师开展创业活动,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并将其作为培养“双师型”创业老师的有效途径。“所有老师都应在指导学生提升学科水平、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带领学生面向市场解决实际问题,将问题变成项目。这样的研究对师生和社会都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