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内蒙古开放大学“一村一”:践行教育使命 助力乡村振兴-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分部联播

内蒙古开放大学“一村一”:践行教育使命 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内蒙古开放大学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教育公平,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办学系统优势,主动承担面向农牧民普及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内蒙古落地生根,全力服务自治区新农村牧区建设。

2004年以来,内蒙古开放大学(原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作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实施院校,始终坚持以农牧民学员为中心,专注于培养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了一大批“不离乡、不离土、留得住、用得上”的大学生,为自治区农村牧区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内蒙古开放大学联合组织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探索自治区新型农牧民大学生培养模式。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内蒙古开放大学又联合组织实施“‘一嘎查村(社区)班子一名大学生’学历教育培养计划”,继续大力开展乡村振兴智力工程,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办学优势,旨在为自治区农村牧区全面振兴培养急需、实用、懂农业、爱农村的基层人才。自治区人民政府为项目学员补贴70%的学费,项目学员个人只需承担30%的学费,为农牧民学员减轻了学费压力,极大地增强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区系统在籍生近6000名,已累计为自治区新农村牧区建设、乡村振兴事业培养出1.2万余名技能型、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内蒙古开放大学秉持“扶贫先扶智、扶智靠教育”的理念,有效发挥远程开放教育优势,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汇聚优质资源,着力为学生创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环境与支持服务条件。积极促进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集中面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采取线上直播课堂+线下集中面授+网络学习资源推送+约课送教下乡等开放、灵活、多样的教学、导学、助学组织形式,落实落细教学过程,基于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学习网、腾讯直播课堂面向全区系统学员开展线上教学,不断丰富内蒙古终身教育网学习资源,免费向学员开放视频课程学习资源,方便学员及时获取最新专业知识,使农牧民学员“足不出户”“人不离乡”就地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

2016年以来,内蒙古开放大学连续出资并组织实施公益性惠民项目,在全区嘎查村、社区建设“电大书屋”,使其成为农牧民的知识学习屋、技术指导站,为乡村教育提供支持服务。同时,内蒙古开放大学注重将脱贫攻坚和教育帮扶相结合,开展了定向教育帮扶工作,着力培养农村牧区高素质本土人才,优化农村牧区基层干部队伍,带动农牧民创业致富。

通过学习,有的学员学到了一技之长,成为了当地的“土专家”“田秀才”,将学到的知识与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有的学员提高了创新能力和创业本领,带领村民脱了贫,正带领大家奋斗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

2017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学员薛志龙,是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十八台镇黄旗滩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黄旗滩村是卓资县的重点贫困村,村民多以发展农业为主,经济来源单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面对村子发展落后的现状,薛志龙同志围绕“党建+为村+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思路,创新思考“互联网+乡村”的发展模式,依托村级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出一条党支部带“为村”、“为村”带合作社、合作社带产业的经济发展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他依托卓资县熏鸡品牌优势,利用“为村”网店功能,积极与县内知名食品企业洽谈,将卓资县熏鸡等45种特色产品上线“为村”平台,让村民通过分享链接赚取佣金,增加收入。利用“为村”平台的信息资源推广优势,引进浙江种植业大户承包土地种植西蓝花600亩,大面积种植水果玉米、向日葵、藜麦等各类作物5000多亩、经济林560多亩,通过务工就业和土地流转带动村民增收。在他的努力探索下,宝乐歌农牧业有限公司3万头育肥羊养殖、经济林种植、豆制品加工作坊建设等项目被陆续建设引进,黄旗滩村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解决了数十名村民的就业收入问题,黄旗滩村走上了产业兴旺的致富路。2021年,薛志龙同志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当选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一大批扎根农牧区的薛志龙式的“村两委”干部正成长为新农村牧区建设的领路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带头人,为自治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和不竭动力。

肩负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内蒙古开放大学将始终不渝地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独特办学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加大投入,优化学习支持服务,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全力做好新时期农牧民大学生的培养工作,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为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